|
利用X射線顯微鏡觀察瘧疾病原體2019-11-01 10:36來源:生物谷
目前大約40%的人類生活地區受到瘧疾的影響,以及每年約有2億人感染瘧疾,60萬人因此喪生。由于氣候變化,瘧疾的傳播正在逐漸加劇。瘧疾是由蚊子攜帶的瘧原蟲感染引發的,這些病原體是單細胞生物,它們沉積在其宿主的紅細胞內,并通過“攝入”血紅蛋白生長和繁殖。
應對這種疾病的主要方法是利用喹啉類藥物,以及最近被廣泛使用的青蒿素藥物治療。然而,迄今為止,通過化合物控制病原性瘧原蟲感染的手段一直飽受爭議。
最近一項研究探究了瘧原蟲的代謝活動。研究表明,瘧原蟲在他們的消化液泡(一種類似于袋子的細胞器)中儲存了大量的血紅蛋白。這會釋放出瘧原蟲無法耐受的含鐵血紅蛋白分子。瘧原蟲設法使這些對其“有毒”的分子結晶,以降低毒性。因此,作者猜測活性化合物的作用可能是通過阻止血紅蛋白晶體的形成,從而抑制瘧原蟲的生存與繁殖。
在這項研究中,由哥本哈根大學的Sergey Kapishnikov及其同事**對感染的血細胞中發生的這一代謝事件進行了研究。他們首先令血細胞感染了瘧原蟲,然后將被感染細胞與不同濃度的喹啉家族化合物混合處理。
之后,作者將樣品在自然狀態下通過X射線顯微鏡進行觀察。 文章作者之一Guttmann解釋說:“通過對血液樣本進行了冷凍處理,以便我們可以在不破壞宿主結構的基礎上觀察病原體,進而獲得三維X射線斷層掃描圖像?!?/span>
此外,熒光光譜顯微鏡可以得到血細胞中各類元素的分布圖譜。將其與三維X射線圖像揭示的細胞結構結合時,可以精確地揭示溴喹化合物的分布及其作用方式。 Kapishnikov解釋說:“我們在圖像中看到,溴喹在血紅蛋白分子晶體表面積聚。這會抑制晶體生長,從而破壞瘧原蟲的自我解毒過程?!?/span>
這些研究還可以擴展到其他藥物,例如青蒿素等,并為設計更有效的瘧疾治療方法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上一篇: 數學能夠更好地治療癌癥嗎
下一篇: 將危險毒素變為生物感受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