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首例!自身細胞培養出12厘米"活骨頭" ,患者恢復如初2017-06-20 09:34來源:搜狐科技
世界首例組織工程“人造活骨”修復
2015年8月3日,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骨科裴國獻教授團隊采用“人造活骨”技術,為來自甘肅的孔先生實施了右脛骨骨缺損組織工程再生骨移植修復術,成功修復長達12CM的大段骨缺損。
術后3個月孔軍即可扶拐下地行走,術后6個月棄拐逐步下地負重行走,術后12個月拆除已使用了2年的外固定支架,行走及下肢關節活動不受影響,恢復正常生活與勞動能力。
2017年6月13日,術后22個月的患者來到西京醫院,骨缺損已完全修復,關節活動及行動如同常人,可以進行快步行走、上下樓梯和搬移重物等日常和重體力活動。 該病例為世界首例通過組織工程方法修復的長度超過10厘米的負重骨骨缺損病例,實現了組織工程再生骨修復大段骨缺損這一國際性難題的重大突破。 體內采集自身細胞體外培養形成再生骨 2014年9月,35歲甘肅患者孔先生在新疆一礦山打工不慎被石塊砸傷,導致雙下肢脛腓骨開放性骨折,其中右腿脛骨有一處較大的骨折塊丟失。在當地醫院外固定手術,術后1年復查顯示右腿脛骨骨缺損長達12CM,無法負重下地、只能靠扶拐輪椅行走,后其來到西京醫院骨科就診。
組織工程再生骨,即采集患者自身細胞、通過培養獲得足夠細胞數量后,復合到能與人體相容的多孔生物材料上形成組織工程骨復合物,再植入到患者體內骨缺損處進行修復,也就是在體外根據患者骨缺損形狀與尺寸,定制構建一個個性化的、帶有細胞活性的再生骨。 經過前期周密準備,研究團隊詳細制定組織工程再生骨臨床轉化應用方案,在患者知情同意、西京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后,正式實施該國際前沿技術。
術前,研究團隊抽取患者自體骨髓,進行實驗室體外分離和培養擴增,獲得足夠的種子細胞——自體骨髓基質細胞后,根據患者骨缺損CT數據,應用批準臨床應用的磷酸三鈣材料制備與患者右脛骨缺損形狀與大小尺寸相匹配的生物材料支架。隨后將獲得的自體細胞接種到組織工程骨生物材料支架上,放入團隊自主研發的生物反應器內培養兩周,讓自體細胞和多孔骨支架充分復合和生長,在體外培養形成患者所需的個體化定制的組織工程再生骨復合物。 20載集智攻關 瞄準大段骨缺損修復國際難題 近些年,交通事故、高處墜落等高能損傷發生率日益增多,肢體大段骨缺損(通常指大于6CM)的發生率達四肢骨創傷的15.0%。大量患者嚴重傷殘乃至截肢。國內此類損傷功能喪失率可達19.8%,截肢率更是高達10.4%,每年醫療花費120億元以上。 其修復屬國際性醫學難題,傳統修復方法為自體骨移植、人工骨移植及同種異體骨移植,均有其各自局限性,無法完全滿足臨床需要。。 他打趣說,人體是一個天然培養箱,抽取患者自身細胞,讓其與可吸收生物材料溶和,植入患者體內,兩者如同兩個人談戀愛,不打架,相互吸收融合,長好了,也就實現一體化。這樣造出的不是冰冷的材料而是一個有生命的活性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