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癥性腸病患者腸道菌群的臨床研究2020-05-27 15:51來源:生物谷
炎癥性腸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慢性免疫介導的腸道炎癥,包括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 UC)。UC通常局限于結腸,是中性粒細胞在固有層和隱窩侵潤的彌漫性黏膜炎癥。CD的特征是分散、透壁性炎癥,可累及胃腸道的任何部分,典型的受累區域是小腸,特別是末端回腸和結腸。IBD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目前認為IBD由遺傳、免疫、環境和微生物因素等因素互相作用引起的。腸道菌群是人體**、最復雜的微生態系統,是一個由細菌、真菌和病毒組成的動態群落,調節黏膜的穩態和生理機能。腸道菌群失衡和腸道對細菌的異常免疫反應可能破壞體內平衡,并與人類IBD相關。近年來,隨著16 s rRNA測序技術的發展,很多研究發現IBD患者腸道組織及糞便微生物群存在不同程度的紊亂。與健康對照組比,IBD患者糞便菌群多樣性降低,腸道菌群的組成發生變化。與IBD患者最相關的生態失調模式是共生細菌多樣性的減少,特別是厚壁菌門和擬桿菌門,而屬于腸桿菌科的細菌種類相對增加。 為了描述炎癥性腸病患者的糞便微生物群落組成,找出與炎癥性腸病相關的菌群,為疾病的治療和診斷提供新思路,廣西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田麗,廣西醫科大學黃頡剛,梁浩, 等人收集克羅恩病(n=20)、潰瘍性結腸炎(n=10)和健康對照組(n=30)的糞便樣本,利用16S rRNA測序法,測定糞便樣品中微生物群落組成。 結果發現,炎癥性腸病患者腸道菌群與正常對照組有顯著差異。炎癥性腸病患者變形菌門、Epsilonbacteraeota、酸桿菌門、志賀氏菌豐度顯著升高;普氏菌屬_9、巨單胞菌屬、Lachnoclostridium豐度顯著降低。克羅恩病組Lachnoclostridium豐度顯著高于潰瘍性結腸炎組,酸桿菌門、普氏菌屬_9豐度顯著低于潰瘍性結腸炎組。厚壁菌門、擬桿菌門豐度在炎癥性腸病患者中降低,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炎癥性腸病患者腸道微生物失調,IBD患者腸道菌群中致病菌增多(主要為變形菌門和大腸埃希菌志賀菌)。克羅恩病組和潰瘍性結腸炎組的差異菌群可能和疾病相關。 上一篇: 成纖維細胞調節腫瘤形成的分子機制
下一篇: 研究發現原發性帕金森病患者的腸道菌群特征
|